所在的位置: 食疗 >> 饮食文化 >> 春季养生之ldquo道rdquo

春季养生之ldquo道rdquo

医院

拼搏创新发展关爱

春分节气一过,明显感觉天气变得更暖和了。不过,虽然中午有一种“春日暖阳”的感觉,但是早晚却寒气袭人,小风一刮,还是会冷得抖两下。医生提醒,不要过早脱掉厚衣服,以免受凉感冒。

同时,这样的天气对病毒的滋生也很有利,麻疹、手足口、咳嗽、流感……一大波春季流行病正在伺机待发,这个时候要格外注意健康养生。那么,具体有哪些方法呢?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?医院中医科主任秦鸿利从中医角度进行了解读,一起来看看吧!

“春捂”是怎么个捂法?腹部、背部、足底是关键

大多数读者都听过这句老话儿:春捂秋冻,就是提醒人们天气乍暖还寒,昼夜温差大,早晚需要多穿衣服,切不可追求美丽“冻”人。

中医科秦鸿利主任说:“初春季节,大地和人体的阳气都还未生发。同时,人体细胞开始活跃,毛孔张开。这时当冷风来袭,就能长驱直入,让人感到寒冷。此时如果不捂着点儿,老人、孩子以及体质较弱人群就容易患上感冒、哮喘、气管炎等疾病。”

“春捂”该如何穿衣服?秦鸿利介绍了一个简单的方法,当昼夜温差大于8℃时就需要“捂”了,如果气温持续维持在15℃以上,就不用。“建议穿衣服最好是‘剥洋葱式,比如外套加毛衣加打底衫,这样在太阳底下感觉热了,就可以脱掉外套,冷风来袭感觉冷了,再穿上。”

那么,“春捂”的重点都在哪些部位呢?秦鸿利强调,特别要注意腹部、背部、足底的保暖。“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,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督脉,减少感冒几率,足底神经末梢丰富、敏感,做好足底保暖才能使身体真正暖和起来。”

另外,“春捂”还要注意一点,要上薄下厚,做好下身的保暖。因为下身的血液循环相比上身差一些,很容易遭到风寒侵袭,尤其是膝关节、踝关节,时间一长会感到关节僵直、酸胀不适,容易引发关节炎等疾病。

通常,体质相对较弱的人群更需要“春捂”。“老年人、儿童、女性这三个群体更需要‘春捂’。”秦鸿利表示,老年人,身体机能已经走下坡路,身体循环较差,容易受“倒春寒”的侵袭;儿童身体各方面还未发育完全,如果穿少了,一旦遇风寒就容易患上感冒、哮喘、扁桃体发炎、支气管炎,甚至肺炎等疾病;女性的体质相对较弱,现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为了“风度而不要温度”。

秦鸿利建议,“春捂”除了要适时增添衣物,还要加强锻炼身体,比如快走、慢跑、爬山等运动,从根本上增强身体机能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。

拔罐、桑拿、薏米红豆粥是祛湿“神器”吗?

说到养生,就不能不提到“祛湿”。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天,火锅、烧烤、各种炖菜等油腻重口味食物想必大家都吃了不少,十人中九人都有或重或轻的湿气。对于“湿气重”的人来说,祛湿非常重要,但要找到正确的方式。那么,在日常生活中究竟该怎样正确祛湿呢?

首先,要了解什么是“湿气”。“湿气大体上可分为内湿和外湿两种。外湿是由于所处环境潮湿,如室内环境潮湿,使外来水湿入侵身体引起的。而内湿则与脾胃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。脾有运化水液的功能,暴饮暴食、生冷油腻都会使脾的‘运水’功能减退,留滞的水液弥漫体内产生湿邪,便是内湿。我们今天主要说的就是内湿’。”秦鸿利解释道。

如果有以下症状,就要引起重视了。比如,食欲减退,由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所以一旦我们体内的湿气过重,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功能减弱,食欲也会跟着受影响;湿气有点儿像鼻涕,不但黏腻,还重的很,专门往下走,所以湿气重的女性常会发现自己的白带比较多;另外,湿气重的人大便不成形,总觉得没排净,关节酸痛,小便浑浊,肢体沉重,头发油腻易脱发,这些都是湿气重的表现。

有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:蒸桑拿、拔罐、运动出汗,还有传说中的祛湿“神器”薏米红豆粥,这些方法能有效祛湿吗?秦鸿利作出了如下解答:蒸桑拿、拔罐对祛外湿具有一定效果,但湿气并非只通过蒸桑拿或拔罐排汗就能解决,还需结合食疗,达到脾胃健运,才能从根本上祛除。此外,秦鸿利也提醒,大量出汗容易导致虚脱,进而加重气虚,建议要适量蒸桑拿、拔罐。

同时,体内有湿气的人群可以通过运动出汗来祛湿,但本身气虚或体寒之人大量运动出汗后,可能会加重气虚和阳虚,建议选择小强度运动,达到身体微微出汗、四肢发热即可。

秦鸿利强调,薏米红豆粥中的红豆并不是我们用作豆沙包馅的那种圆圆的红豆,而是细长的赤小豆,赤小豆才有祛湿利尿的功效。另外一种食材薏仁同样也具有祛湿消肿利尿的功效,但是要讲究“度”,过量服用赤小豆和薏仁会引起身体枯燥,造成体内津液流失,皮肤干燥、大便干燥、心烦等表现。

预防传染病,这些方法简单又有效

春季是呼吸道及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。常见疾病有支气管炎、肺炎、流行性感冒、水痘、麻疹、手足口病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。这些疾病症状多表现为发热,并伴有呼吸道或消化系统的症状,在春季易引起流行。面对春季多发病,该如何预防呢?

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通风,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。应定时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流通,让阳光射进室内,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,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,起到消毒效果。

不过,开窗时间最好选在上午9-11点或下午2-4点,开窗时间不易过长,10-20分钟即可。

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勤洗手,传染病患者的鼻涕、痰液、飞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都含有大量的病原,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和排泄物,传染给健康人,千万别小看了洗手这样的小动作,有研究显示,用流水洗手可以洗掉手上80%的细菌。秦鸿利提醒,洗手要在流水下仔细揉搓至少20秒才行。

另外,别小看口罩的作用,它不仅可以防沙尘还可以预防流感和预防过敏。

春季眼病最容易发作,比较见效且方便的保健方法就是“眨眼”,方法很简单,就是双目微闭,全身放松,转眼球,先顺时针转36次,再逆时针转36次。

秦鸿利建议,中老年人多晒太阳有利于预防疾病,减少受凉、感冒和患肺炎的机会,还能让心情愉悦、预防抑郁。什么时间晒太阳合适呢?上午10点前和下午3点后是最佳时间,此时紫外线偏低,阳光较柔和,背部是晒太阳的关键部位,时间在10-20分钟即可。

“春”困挥之不去,“瞌睡虫”可以这么赶

俗话说“春困夏乏”,很多读者都反映,最近开始有一种不管晚上睡多久,白天还总是疲惫、哈欠连天的感觉,甚至出现眼睛疲劳、身体乏力等现象。其实,“春困夏乏”正是由于季节更迭带来的生理反应。

“冬天气温较低,为了保持身体热量,皮肤毛细血管收缩,同时使汗腺和毛孔呈闭合状态。到了春季,气温逐步变暖,人体血管、汗腺、毛孔开始舒张,四肢的血液循环也开始活跃起来,大脑的血液流量就会相对较少。与此同时,人体新陈代谢功能比较活跃,身体耗氧量增多,大脑的供氧量不足,就会产生所谓的‘春困夏乏现象。”秦鸿利解释。

那么,如何击败“瞌睡虫”呢?首先,可以从饮食上调节。应尽量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食材,太过油腻的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,使春困愈发严重。同时,应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,补充体内维生素,调节身体酸碱平衡,对解决“春困”也有帮助。

起居规律是我们自古遵循的养生法则,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,不论在什么季节都是对身体健康极为有利的。每天应尽量保证在晚上11点前入睡,人只有在睡眠状态下身体才能完全放松,各个器官才能进行排毒修复。还是那句话,“肝脏和脾脏调理好了,春困就解了大半儿。”秦鸿利建议,午休时间小睡一会儿,也可以有效恢复精力,迎接下午的工作和生活。

同时,可以进行一些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,加速新陈代谢、增加血氧含量、刺激中枢神经,改善春困乏力等不良反应。

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,用手机发文章赞赏

长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白癜风能治么
云南白癜风专科医院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imcoffee8.com/yswh/10091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  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